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隆里古城、青龙洞古建筑、翘街古城、秦溪白塔、西佛崖石刻、和平村旧址、高阡鼓楼、宰俄鼓楼、金勾风雨桥、三门塘村古建筑群、榕江苗王庙、镇远城墙、榕江烈士陵园、隆里古建筑群、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岩门长官司城、民居、述洞独柱鼓楼、寨头萨玛祠、岑巩观音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边沿,此城建在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是他们三大文化瑰宝,尤其玩龙灯,龙灯制作精巧,气势宏大,表演技巧高超,活灵活现,蜚声国内外。隆里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始创的屯兵城堡,到清朝,取“隆盛之理所”之意,才改为隆里。古镇很小,有两条街呈十字交叉状,分别连接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因先民由中原江南九省移入,到此屯军,后解甲归田,融入到这片土地之中,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
青龙洞古建筑
青龙洞古建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镇远,占地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由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6个部分组成,共有36栋单体建筑。1988年,这个古建筑群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建筑群落中距离城市最近,同时又保持了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古建筑群,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这里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郡守黄希英建,工部郎中赵之绪购藏经,构层楼以贮之。”到青龙洞,你不得不惊叹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房子都是依悬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
翘街古城
翘街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长征历史文化街。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教导师、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均座落在翘街明清古建筑群中。此街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一公里,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街面为石条和卵石铺墁,小街小巷众多,著名的有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秦溪白塔
秦溪白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溪白塔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四周用土砖、青砖环砌成封闭式的四合大院。青砖砌筑的塔体耸立在四合院正中。大院左侧,秦溪流水潺潺;右侧,无限延伸的林区公路直穿秦溪村。左侧小门边的围墙上,有红军长征留下的标语:“武装起来,行动起来,要打倒土豪分田地”,十分醒目耀眼。秦溪白塔高约30米,面墙高7米。方墙内镶嵌一方长3米、宽1.2米的青石横匾,行书“秦山保障”4字。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门楣有联一副:锁水口,祯凌塔巍峨,从此一乡蔚起文人登凤阁妆沙脚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西佛崖石刻
西佛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石刻位于贵州黎平县城西隅的西佛崖,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由周出资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为横行楷书,笔力遒劲洒脱,阴刻于石壁上,每字见方60厘米,两侧直行小楷阴刻,上首“民国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陆军上校湘西周曰痒”。整个摩崖题刻长2.75米。“浩气常存”摩崖至今完好,属于何腾蛟墓地的附属文物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和平村旧址
和平村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镇远“和平村”旧址,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卫兵室、礼堂、岗楼等建筑。因“和平村”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名。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
高阡鼓楼
高阡鼓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阡鼓楼位于从江县下江镇高阡村,始建于雍正年间,具体年代不详。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密檐式十七重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通高25米。设十八根落地柱,其中主承柱六根,檐柱十二根,底层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4.2米。楼身十五级,双楼冠;屋檐平面为正六边形。各层封檐板彩绘风情图案,顶层檐下均置如意斗拱,斗拱下装漏窗。翼角起翘,彩塑鸟兽等,各级封檐板彩绘侗族风情画。鼓楼二层和顶层分别置有牛皮木质鼓。地面石板铺墁,有火塘四个,其中大火塘直径1.5米。设护栏、坐凳,以供对歌、休憩。正北设一出入门,门额上泥塑双龙抢宝,门边置混凝土塑狮子各一头。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
宰俄鼓楼
宰俄鼓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仟村位于从江县北部,距县城65公里,海拔800余米,坐落在一田坝上。全村分为宰俄、宰养、宰雷三个自然村寨,村寨之间相隔一华里。400户,1607人。寨中较为有特色的是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仟鼓楼,15层重檐,双层斗拱结构,六角宝顶,通高22米,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桦槽衔接。建于河溪之上的花桥除了石砌墩以外,都是用杉或其他木材作建筑材料。桥面的楼、廊、柱、枋,都不用钉铆衔接。此外,寨中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高20多米,胸径1米,寨子四周有著名的万亩原始森林,誉称“高仟大山”,山清水秀,景象迷人。高仟民居都为吊脚木楼,寨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
金勾风雨桥
金勾风雨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勾风雨桥金勾风雨桥位于从江县往洞乡增盈村金勾寨脚,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1992年重建,重建后的风雨桥面十阔,间长33.60米,宽4.75米,桥屋中部抬升为五层密檐鼓楼楼冠,北端从第二间起南端从第一间起抬升为歇山式五层密檐屋顶,其于部分屋顶为单檐。长廊外侧半装木板,两端桥墩用片石和鹅卵石垒砌。中部桥墩为毛石凝土结构,墩上用原木作加长伸臂梁,一层比一层长用以此支撑桥屋。风雨桥2007年维修。保存完好。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
三门塘村古建筑群
三门塘村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塘村古建筑群三门塘村位于天柱县坌处镇,距县城40公里。南临清水江,明代被开辟为水上运输码头,专事木材营销。明朝末年,靠水上运输富裕起来的三门塘人便捐资创建义学,普及汉文化,教化乡民,兴修庵院宗祠,民居亭榭,修路架桥,开创渡口,并开场期赶集,设木行、肉摊布店、米铺百货、饭馆旅店。三门塘最盛时期形成了由五条主街巷和众多民居、商号、店铺、庙宇、桥梁、码头等组成的建筑群,包括了民间典型的水运商贸集镇的大部分类型。三门塘古建筑群包括宗祠两座,碑刻300余通,古树68株,印子屋28栋,水井20眼,鱼塘17口,石拱桥6座,石板桥10座,石板路1

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
榕江苗王庙
榕江苗王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苗王庙位于榕江城关西面卧龙岗上,它是古州苗胞为开辟苗岭原始大荒的始祖而建,历代香火鼎盛,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供奉苗族始祖的庙宇,被称为“苗族天下独一庙”。在省内外,在东南亚,直至法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法国巴黎博物馆还有古州苗王庙的资料记载,1987年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旅游地图》上,标有这一重要景点,泰国曼谷一家五星级宾馆大厅悬挂的《世界旅游地图》上,也有古州苗王庙的显著标图。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
镇远城墙
镇远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等旅游景点.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
榕江烈士陵园
榕江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榕江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面的广东山上,距县城2.5公里,若从县城南面的大河口过河去约有1公里,它是榕江县最大的一处烈士陵园。榕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5年12月11日,陵园四周松涛环抱。北连秀美迷人的“五榕山”,遥对壮观的榕江大桥、富饶的“三宝”侗乡和三峰耸秀的“笔架山”巅;南望滔滔的都柳江水;举目往西眺望,起伏不平的西门坡山麓林木叠翠,兴盛的榕江县城映人眼帘……陵园山脚有混凝土浇成的人工踏阶144级,每级高约20厘米。山顶坪地上,筑有纪念碑,纪念碑的台基高l米,面积为91.5平方米,台基的周围用水磨石铺筑地面,平整光滑,四周有砖砌压顶水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
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里古建筑群隆里所城垣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土夯成。不久因大雨,城墙多倾塌。永乐二年(1404)派屯兵复修。未几又坍塌,天顺元年(1457)再次修复,用石砌边,中间填土夯实。清顺治十年(1653)第三次修复。第三次修复的城墙高4米,下部厚4米,上部厚3米,周长1700米。东南西北面各设城门一座,上修建城楼。城楼也称之鼓楼,为两层0式杉木建筑,四角飞翘,飞角下吊信风铃,风起铃动,声音清亮。东门名“清阳”,南门名“正阳”,西门名“迎恩”,北门闭塞不开,而在侧边东北角开一便门供出入。原来每座城门均设瓮城,即两道门,进出需拐个弯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
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
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由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板古道、清末民初时期建设的近10座侗族四合院,以及独特的古晾禾谷仓、鼓楼、古水井等建筑组成,体现了侗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景象,是榕江县目前惟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历史名村的预备名单。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
岩门长官司城
岩门长官司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门长官司城位于黄平县东南面的谷陇镇原山凯乡境内,距县城30余公里。岩门长官司城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是毗连台江,施秉、黄平三县,地处清水江航运要冲,地势险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万历《黔记》载平越地图,已经有岩门司,而岩门长官司首,任则为明代成化年间“征剿”有功受封入黔的何姓宗族。岩门司历史悠久,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清咸同苗族农民起义著名的“岩门司战斗”就在此发生,“岩门司战斗”在农民战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岩门长官司城建筑保存完整,工艺精湛,在西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军事防御价值。岩门长官司城是研究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依

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
民居
民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集中在巷内。富商的深宅大院,均为四合院结构,既有江南小庭院的风格,又有依山而筑的特点。一座座深宅大院,围在高大的风火墙中,门都斜开着,有富丽的门楼,还悬着烫金的匾额,如傅家大院的"封唐召泽"、杨茂兴大院的"清白家声"等,无不折射出富家的自豪与雄心。明清时代,舞阳河面上呈现出千帆汇聚,百舸争流的昔日盛景。那时的舞阳河上港湾歧出,码头相望,两岸茶楼酒肆鳞次栉比,戏楼宫观以及封火墙的翘角飞檐倒映在这一脉清波的水面。一本杂志上曾经介绍,清朝末年,法国曾发行一张明信片,图片就是那个年代舞阳河上河运繁忙的真实照片,照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
述洞独柱鼓楼
述洞独柱鼓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柱鼓楼,俗称“现星楼”、“杉树鼓楼”,在距黎平县城39公里的述洞下寨,外观与其它鼓楼一致,为七层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3.3平方米,高15.6米。相传建村之初就建有独柱鼓楼。现在的独柱鼓楼建于1921年,它是黎平县境内仅有的一座独柱鼓楼,保存完好。该楼共5层,高约12米,呈四檐阁。除第一层为了伸展和装修立有撑柱以外,整个鼓楼只由一根直径50厘米左右的中柱支撑。中柱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从外观看,由下至上逐层缩小,形成上下檐层叠形状,与多柱鼓楼无异;从楼内观看,以中柱为中心,大小不一的枋片斜穿*套,纵横交错于中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寨头萨玛祠
寨头萨玛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头萨玛祠侗族人民非常崇拜的萨玛祠遍及村村寨寨,规模大小不等,有史记载最早的萨玛祠建于清嘉庆年间,最大的萨玛祠是车江乡寨头萨玛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门楼、花墙、天井、正殿组成,占地面积223m2,每年在寨头举行祭萨活动,场面宏大,气氛古朴、热烈,反映了侗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从榕江县城坐三轮车或公交车。另外任何去黎平方向的小巴都会经过此地门票包含在车江三宝侗寨的门票内开放时间8:00-17:00景点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车江乡寨头村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
岑巩观音阁
岑巩观音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位于贵州岑巩县城东500米处龙江河岸凤山嘴的观音阁,被青山绿水环抱,掩没于古树丛林之中。为回龙寺古建筑群的一个部分。阁内有一口著名的大钟,是古思州城32个寺庙中铸造得最佳的一口钟,声音宏亮,晨曦中的钟声全古思州城百姓均能听见,习称“龙寺晚钟”。回龙寺由前殿、大殿;观音阁、回龙寺、内花园等组成,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宗教建筑群落。结构精致、气势雄伟,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清代陆有楷诗赞曰:山城清夜卧云松,霜后遥传隔岸钟。树暗纸窗迷客梦,明月茅店趣行踪。庭前乍见朝光吐,岭上旋看宿雾封。官阁僧寮同寂寞,晨衙无事且从容。观音阁属木质结构,三层三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